8. 计网学习笔记
图片
- 1.体系结构中的最高层
- 2.任务: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
- 3.定义:应用进程(主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间通信和交互的规则
- 4.应用层协议:域名系统DNS,HTTP,SMTP等等
- 5.交互的数据单元称为
报文
- 1.任务:负责两台主机中的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不针对某个特定网络应用,多种应用可以使用同一个运输层服务)数据传输服务
应用进程
利用该服务传送应用层报文
- 2.主要协议:
- TCP(传输控制协议)
- 面向有链接,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 传输单位:报文段
- UDP(用户数据协议)
- 面向无连接,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 传输单位:用户数据报
- 1.任务:为分组交换网上不同的主机提供通信服务
- 2.TCP/IP体系:网络层使 用ip协议
- 分组=ip数据报||数据报
在两个相邻节点之间传输数据时,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组装成
帧
,在两个相邻节点上传输帧- 帧:包含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同步信息,地址信息,差错控制)
- 传输数据单位:比特
TCP/IP
不单指TCP/IP这两个协议,往往指互联网所使用的整个TCP/IP协议族
图片
图片
- AM(Amplitude Modulation):调幅
- FM(Frequency Modulation):调频
- PM(phase Modulation):调相
- ATM:异步传输模式信道的极限容量
- 信道能够通过的频率范围
- 信噪比
在任何信道中,码元的传输速率是有上限的,否则就会出现
码间串扰
问题,使接收端对码元的判决成为不可能信号的平均功率和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常记做S/N并用分贝(
db
)作为单位信噪比(db) = 10 log10(S/N) (db
)
- 1.S/N = 10则 信噪比 = 10
db
- 2.S/N = 1000 信噪比 = 30
db
信道极限传输速率C = Wlog2(1+S/N) (bit/s
)
W:信道带宽(Hz
) S: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 N:信道内部高斯噪声功率
图片
取模就是异或运算
CRC差错检验技术只能做到无差错接受
图片
图片
动作 | 交换表状态 | 向哪些接口转发 | 说明 |
A-->D | A --- 1 | A,B,C,D,E | 广播,登记 |
D-->A | D --- 4 | A | 转发,登记 |
E-->A | E --- 5 | A | 转发,登记 |
A-->E | A --- 1 | E | 转发,登记(更新记录的时间) |
序号 | 子网号码 | 主机号码最小值 | 最大值 |
1 | 129.250.1.0 | 129.250.1.1 | 129.250.1.254 |
2 | 129.250.2.0 | 129.250.2.1 | 129.250.2.254 |
3 | 129.250.3.0 | 129.250.3.1 | 129.250.3.254 |
4 | 129.250.4.0 | 129.250.4.1 | 129.250.4.254 |
5 | 129.250.5.0 | 129.250.5.1 | 129.250.5.254 |
6 | 129.250.6.0 | 129.250.6.1 | 129.250.6.254 |
7 | 129.250.7.0 | 129.250.7.1 | 129.250.7.254 |
8 | 129.250.8.0 | 129.250.8.1 | 129.250.8.254 |
9 | 129.250.9.0 | 129.250.9.1 | 129.250.9.254 |
10 | 129.250.10.0 | 129.250.10.1 | 129.250.10.254 |
11 | 129.250.11.0 | 129.250.11.1 | 129.250.11.254 |
12 | 129.250.12.0 | 129.250.12.1 | 129.250.12.254 |
13 | 129.250.13.0 | 129.250.13.1 | 129.250.13.254 |
14 | 129.250.14.0 | 129.250.14.1 | 129.250.14.254 |
15 | 129.250.15.0 | 129.250.15.1 | 129.250.15.254 |
16 | 129.250.16.0 | 129.250.16.1 | 129.250.16.254 |
- RIP协议采用UDP是因为RIP每周期需全网组播路由信息,信息量大,故使用UDP协议可以提高效率,UDP面向无连接且传输速率恒定
- OSPF本身提供主从协商机制,可以保证可靠的传输,全网路由器保持着同样的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当拓扑发生变化时,需要携带的变更信息较少,通过IP协议即可完成
- BGP为边界网关协议,因携带的路由信息较多,且可能跨不同网络传送路由信息,为保证传输稳定可靠,需使用TCP协议
BGP做为自治系统间的路由协议,需要携带大量的路由信息,远远超出了IGP携带路由的数量。因此,BGP需要采用一种可靠的协议来承载,即TCP协议。利用了TCP面向有连接,数据传输可靠,重传等机制保证传输的可靠性,因此BGP协议本身就可以省去这方面的设计工作,简化了协议的设计
图片
图片
Last modified 3yr ago